Route
Contact us
2024-09-19 17:14:37
米博体育官方网站乡村冬春季 白雪换“白银”12月9日,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康乐村的康乐山庄滑雪场内,滑雪爱好者们在这里亲近自然,体验滑雪乐趣。青海日报记者 陆广涛摄
12月9日,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康乐村的康乐山庄滑雪场内,滑雪爱好者们在这里亲近自然,体验滑雪乐趣。青海日报记者 陆广涛摄
前不久,青海省冬春旅游季促消费新闻发布会上,冬春季景区门票减免、开展“家乡游、游家乡—青海人游青海”省内文旅促消费活动等一系列举措,都预示着今冬明春青海省旅游业不断加温加热的好兆头。而旅游业的升温也意味着乡村游必然会跟着热起来。
对于青藏高原来说,漫长且寒冷的冬季曾让这里的乡村闭塞又萧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劲动能。今年以来,青海省各地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美食节、徒步节等系列活动,吸引省内外游客出行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恢复形势良好,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预计全年接待人数达到1450万人次,实现收入13亿元mibo,带动约7万余户农牧民就业增收。
从四季都旺的乡村农家乐到形式多样的冰雪活动,从民俗文化体验到冬季自然风光观赏,全省抓住“冬闲”季这个特殊时间点,加大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让农牧民忙起来,钱袋子鼓起来。
又是一年滑雪季,冬季的来临并没有让农闲期的村民闲下来,雪场安全员、工作人员、滑雪教练,持续升温的冰雪运动不仅拉动了地方冬季旅游市场,而且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许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我们村有近40人在滑雪场打工,这样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娄吉告诉记者,尤其过年时,是滑雪场最热闹的时候。
除了专业的滑雪运动,滑雪橇、玩雪圈、开雪地摩托……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而增加的人流量,也让村民增加了收入。
作为青海省最大的滑雪场,瞿昙国际滑雪场以冬季滑雪、夏季滑草、万亩花海为依托,在石坡、台沿两村投资打造药草台文化旅游基地和高原体育运动基地,培训吸纳两个村农民到企业增收致富。滑雪场负责人曹进彦介绍,以两个“基地”为依托,帮助带动两个村发展“农家乐”“民宿”,以餐饮、住宿、服务业来增加收入途径,每年仅支付当地劳务人员工资就达120余万元,为村民脱贫致富,带动文、体、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边滑雪场在紧张的进行开场准备,这边碾伯镇下寨村永诚德庄农家院的老板吴英也在为冬春季前来的客人修改着菜单。“我们村回乡开农家乐的人近几年收入都不错,冬天也有不少下来玩的游客,这不,我看今年冬春季旅游活动挺多,我的农家小院也肯定有不少人来,得提前做做准备呀!”吴英说。
“无论是我们打造的农趣体验型旅游村,还是举办‘七里店九曲黄河灯阵’‘瞿昙寺花儿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无论是特色小镇建设,还是发展以果蔬采摘为主题的休闲和观光农业集群,乐都区始终围绕挖掘河湟民俗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在多措并举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为农民再就业和增收入加码加力。”乐都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钟有志说,今年的冬春旅游将以“相约大美青海·畅览冬春胜景”为主题,举办更多内容丰富的冰雪文旅活动,让民俗文化火起来,让“头回客”成“回头客”、变“流量”为“留量”。
逐渐热起来的冰雪经济让青海乡村从“厌雪”到“盼雪”,让“冬闲”变“冬忙”,乡村振兴的产业链也从滑雪场一再延伸,培养出民宿老板、滑雪教练等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鼓起来的腰包,让大家对冰雪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
初冬的卓尔山早已白雪皑皑,坐落于卓尔山脚下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拉洞台村在高原冬季的阳光下显得静谧又安然。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焕然一新的房屋村社、齐全的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靠旅游吃饭的村子,如今这里的村民都端着旅游“饭碗”过上了好日子。
“2019年,祁连县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境祁连’随之越来越知名,如今,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我们村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村里在冬春季也能接待不少游客。”拉洞台村党支部麻福海向记者介绍。
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近年来,祁连县成为火热的旅游打卡地。通过全面落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天境祁连”在众多旅游品牌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意义,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村居环境更具有重要意义。在以生态为主的发展之路上,青海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雄厚实力,也为旅游品牌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天境祁连”仅仅只是青海省旅游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青海立足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品牌,从民和桃林、化隆杏花到“天空之镜”“大美青海·梦幻察尔汗”,从青海湖、贵德黄河到三江之源……特色旅游品牌的发展,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享自然之美、运动之美、文化之美的迫切需求,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说起乡村旅游,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绝对算是省内的佼佼者。依山傍水的独特资源,为这里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天然优势,边麻沟村、东至沟村、将军沟村、老虎沟村、田家沟村、尕漏村……几乎每个村庄都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越来越好。
从无人问津、靠天吃饭到如今村庄变景区、村民都致富,随着这几年游客增加,除了在景区务工,农家乐、特产店、小吃摊等也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好路子。
发展中,各村逐渐破除同质化带来的发展困境,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以多元、差异化的发展方式持续健康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从一开始单纯的花海景观到如今滑草、滑水、冬季冰雕、滑雪,供游客选择的项目增多了,新鲜感也比较足,游客便随之源源不断。乡村旅游让乡村美起来绝非终极追求,得让农民富起来,让他们的脸上绽放幸福的笑容。”大通县文体旅游局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张华春告诉记者,通过“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农户受益”的模式,大通县依托锦绣山川,秉持“生态兴+模式新”的主旨,打好农文旅“融合牌”,积极发展“新模式”,通过赏景、采摘、娱乐等体验项目,吸引市民下乡进村、进基地、进民俗,赏民俗风情、享农耕文化、品特色美食、购土特产品,带动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14.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58%和46.4%。
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旅游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是青海省发展旅游的一条重要路径。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把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作为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湟中区共和镇葱湾村等5个村被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曲麻莱三江源高寒游牧文化系统”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化隆县赏杏花文化和祁连县天境祁连生态游牧体验之旅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精品景点线路……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推介4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3个休闲农业重点县,发布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条。
乡村冬春季,白雪换“白银”。当乡村旅游的金钥匙插向乡村振兴的锁眼,打开的必将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更加宽敞之门。
人民网西宁12月6日电 12月5日,自然资源部高原荒漠区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工作汇报会在青海西宁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张宏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林君,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广培,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局长、创新中心主任王富春等专家领导参加仪式并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
人民网西宁12月5日电 (杨启红、马菊香)近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海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一直是大众十分关切的问题 ,此次通过的《条例》共5章42条,从货物运输车辆源头管控、通行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
人民网西宁12月6日电 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级民政部门按照“效能监管提升年”既定目标,进一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推动建设独立婚姻登记场所,规范设置结婚登记室、离婚调解室、档案室、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大厅及候登大厅,推动全省45个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实现独立场所全覆盖,并着力打造了刚察县、曲麻莱县、泽库县、门源县、兴海县、湟中区等一批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服务到位的规范化标准化县级婚姻登记机关。 为进一步促进婚姻家庭和谐幸福,各级民政部门把婚前辅导作为“幸福护航”的重要环节,依托县级婚姻登记平台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类项目,协调法院、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优势资源开展“法律+婚姻家庭”“社工+婚姻家庭”“志愿服务+婚姻家庭”等专业辅导服务,切实提升了公民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友情链接:
地址:米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电话:400-123-6868 手机:13988677686
Copyright © 2010-2023 米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20023546号-1